「へうげ」翻成「鬼才」恐怕沒有擊中紅心....不過這個詞本來就很難翻吧。總之先找來看看吧!
4/17 UPDATE: 看了翻譯版,不少名詞轉譯可以感覺到其用心(如「へうげ」→滑稽、「數寄者」→雅士),但將「侘び」譯為「寂靜」恐怕是有問題的。「侘び」的解釋可見 wikipedia,是一種對崇尚豪華炫燿與舶來品名物的茶藝價值觀的反動。它強調的是簡潔、樸素、追求當下即是的美感,而不值著於名物上面。與「寂靜」是沒什麼直接關係的。
這個概念並不好譯,但它的難譯也就在於其深奧的思想內涵,是日本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許多中文讀者可能是透過這本漫畫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概念,實在不可不慎。
目前分類:漫畫作品 (10)
- Apr 03 Tue 2007 22:08
へうげもの中文版!
- Mar 15 Thu 2007 21:18
ゆるユルにゃー!

雖然平常不看這種賣可愛的漫畫,但覺得這部作品不紅就沒天理了。這部是在COMICリュウ上連載的四格連環漫畫,作者小石川ふに平常路數似乎是以少女向情色漫畫(就是大然後繼公司尚禾代理的摘星館系列那種)為主,另外也兼作書籍設計工作。我想這部作品若出單行本台灣一定會代理,大家就等著吧。
圖片引自日文漫畫 review 大站 Stack-Style。
- Mar 09 Fri 2007 04:03
GUNSMITH CATS BURST

這個新系列不知不覺也已經出到第三集了,台灣不要說個影,連點消息也沒。據說大家都愛槍戰動作片,那這部不出真不知是何道理。看了這麼多年,園田的《GUNSMITH CATS》依然是我心目中槍戰動作漫畫第一名,跟他比起來什麼廣江禮威不過是個分鏡雜亂的菜鳥罷了。
- Feb 23 Fri 2007 01:58
へうげもの

http://hyouge.exblog.jp/
夕月之前就推薦過,現在弄到第四集,閱畢仍然十分驚嘆。
歷史不等於文化,許多歷史不過是政治史、「相砍史」。漫畫以日本歷史為主題的多不勝數,但看劇情漫畫能學習到日本文化內涵的卻絕無僅有,記憶中只有兩部,一部是《少爺的時代》,另一部就是這部。
衷心期盼哈日的台灣能早日出版這部作品。
- Jan 25 Thu 2007 05:37
度胸星(火星任務)
- Oct 22 Sat 2005 14:06
七龍珠
九零年代初,推動週刊少年 Jump 飛衝至週發行量六百三十萬本的三大台柱作品:《七龍珠》、《幽遊白書》、《灌籃高手》,前兩部都是所謂的「格鬥漫畫」。有趣的是,它們原本也都不是格鬥漫畫。
開始時的《七龍珠》,作者鳥山明明顯是想延續前部作品《怪博士與機器娃娃》的成功原則:以獨特且充滿趣味的角色來推動故事。(打造成功的角色,幾乎是獲得商業成功的日本動漫畫不可能缺少的一環。而這也是鳥山明苦心鑽研的強項,看他的漫畫教學,有一半以上的篇幅都是繞著角色打轉。)差別是《怪博士與機器娃娃》是環繞在一個小鎮上,而《七龍珠》則是走遍世界的冒險故事,主角的”武術”這時仍只是冒險必須的防身要件而已。
但是,到了悟空受龜仙人特訓、參加天下一武道大會後,鳥山明敏銳地感覺到一條新的路線正在形成。在接下來的紅領巾軍篇當中,他慢慢地調整了故事的基調。
在此之前,格鬥是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並不嚴肅也沒有什麼法則可言。一直到紅領巾軍前半,都還有搞笑式的、不是招式硬碰硬的對打(如悟空對忍者)出現。而這些格鬥也並沒有真正造成死亡。事實上,至此為止《七龍珠》一直沒有真正的死亡描寫,連紅領巾軍嘍囉被陷阱射成蜂窩,都還會向長官道歉。
最後,悟空與紅領巾軍的布魯將軍一路打進《怪博士與機器娃娃》的舞台企鵝村。悟空得到村民的幫助打退了布魯將軍,而屢次失敗的布魯將軍,終於被殺手桃白白所殺。在此,第一次真正死亡的描寫出現了。《七龍珠》從此進入了有死亡的世界。而為了抵抗死亡與毀滅、使冤死的人能復活,格鬥成為了故事的中心,悟空們開始朝向一級又一級的鍛鍊變強旅程邁進。而那在企鵝村悟空與村民的拜別,竟也像是鳥山明向過去的自我道別一般。
- Nov 07 Sun 2004 14:45
まんが道
總之 非常好看!
我最近認為要當漫畫家 其實不要參考近年以漫畫家生活為題材的漫畫比較好
因為裡面敘述的現象 都是日本漫畫界50年發展的結果
而背後更有日本人的國風民情影響著 貿然地擷取來用是大有問題的
其實台灣的漫畫業現狀 會更接近日本戰後的情況
舉簡單的例子 現在幾本本土漫畫雜誌夾雜大量的非漫畫內容
90年代的漫迷會覺得這樣不純 但其實50年代日本長篇故事連載漫畫剛興起時
當時的雜誌出版常態就是這種狀況
而且本書具體描述了藤子他們如何從只是熱愛畫畫的少年
經過一步步紮實的訓練與自我砥礪 而成為職業漫畫家
"漫畫家沒有什麼證照 誰都可以簡單地自稱漫畫家
但是要作職業的漫畫家 要持續下去是非常艱難的"
那個時代 漫畫家沒有專科學校也沒有什麼職業訓練(當然也沒有助手制)
這些少年是如何得到職業的精神與sense 看這本書會有很多收穫
http://www.amazon.co.jp/exec/obidos/ASIN/4122026377/250-7239870-1802658
http://www.ffgallery.com/tankou/L3/mangamichi/index.html
- Aug 28 Sat 2004 14:55
錢 vol.2
這次的主題之一是同人誌(故事變鬆散了 不過管他....)
仍有些有趣的數字 比如說同人活動的市場規模大約300億日圓/年
24p*4冊/年的同人大手單頁收入約等於年售100萬冊等級的漫畫家.....
(漫畫家半年售出數統計)
看來日本同人界的標準與需求已經和漫畫完全不一樣了.....
講求頁數少,畫面精緻,"萌度"高的同人誌標準 會如何影響漫畫界呢?
不過影響老早就已經開始了.....
- Jul 17 Sat 2004 15:31
PLUTO
故事大綱與設定引用原作 劇情本身則幾乎是浦澤自己的發揮了 很有"怪物"的味道
"怪物"裡孕育怪物的真正邪惡根源是二次大戰 本作也巧妙引入中東戰爭
是否浦澤認為中東戰爭將會成為2003年(故事的與現實的時間)後邪惡的根源呢?
姑不管這些 光看浦澤將原作的世界與人物設定現實感提高120%就很有趣
特別是阿豆目與御茶水博士....看了就知道
八月底出單行本第一集 希望台灣快快出版
- Jan 31 Sat 2004 15:10
漫話歷史系列
http://www.sitak.com.tw/cgi/book_detail.exe?BookId=CH007
http://www.sitak.com.tw/cgi/book_detail.exe?BookId=CH004
http://www.sitak.com.tw/cgi/book_detail.exe?BookId=CH006
作者李元馥為韓國人
本來以為是旅遊書等級的東西 看了才知道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這套系列目前出了九本書八個國家 都是以歷史為主 探討各國家的國民性格
"國民/民族性"這種東西 不同國家不同研究會有天差地別的結論 很難說誰對誰錯
不過這套書條列分明 思路清晰 可看出作者確實是下過工夫思索整理的
如韓國一集 由自家人談自己國家 怕的就是往兩極化的"驕傲/自卑"方向走
但是作者先與同屬亞洲的中國和日本相比較 整理出"大陸","半島","島國"性格的不同
談論三國民族性的特徵 再與歐洲同屬這三種地型的法國,巴爾幹半島與英國作例證
從中得出韓國人的民族特徵 有褒也有貶 不卑也不亢 相當中肯且合理
比起從浮面的大眾文化 或者不知所以的刻板印象去評判韓國人
至少值得先看看這部書
另外 從兩大冊的日本部份 也可看出他們對臨近而互動頻繁的國家下了多少工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