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如今被大家尊為「漫畫之神」的手塚治虫,首部商業長篇作「新寶島」會被當時的知名漫畫前輩島田啟三稱為「漫畫的邪道」?為什麼後來創造出「仮面ライダー」、「サイボーグ009」等經典漫畫的石之森章太郎,對「新寶島」的第一印象是「這是漫畫嗎」?手塚治虫究竟帶給日本漫畫怎樣的變革,後來的人又再進行了什麼變革,形成如今我們習以為常的,「漫畫的正道」?

要解答這個問題,勢必要探討日式漫畫的表現方式變革與文法。

可惜不論是國內或日本,絕大多數的漫畫研究者仍在討論漫畫的劇情、角色與寓意,仍在故事裡打轉。呈載故事的漫畫表現方式,只有多到氾濫的「如何畫漫畫」指南書,將了無新意的漫畫基本文法重複再重複。除此之外,就剩下「畫風」的問題。畫得精不精細?寫實的或象徵的?沾水筆或毛筆?女生「萌」不「萌」?......

如果漫畫只剩下「故事」和「畫風」作為特色,那和加了插畫的小說有什麼差別?

探討表現媒體的特色,超越單純的「說故事」功能,是各種發展成熟的藝術媒體共同的方向。文學、電影在這方面發展已久,(日式)動畫也有如押井守、庵野秀明等作者力圖鑽研動畫與真人電影的異同之處,藉由挑戰其界限,得到新的表現特色。漫畫表現的研究,是該積極開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