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真意在這裡:

http://yamyoukan.blogdns.net/TT/index.php?pl=1162


我相信這只是日漫翻譯界的一個小例子,背後更大的問題是盜版出身的出版社編輯的不負責任,以及漫畫讀者的不求甚解。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你需要記得的名字。

下次看到任何日文翻譯書(特別是大然出版的漫畫),請記得翻到版權頁看看翻譯者是誰。

如果是他,你就要小心,你在看的可能不是日本人畫的漫畫,而是看圖說故事編造出來的故事新編.....

更多資料正整理中。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putikuri.way-nifty.com/blog/2006/05/post_78fa.html

http://d.hatena.ne.jp/zozo_mix/20060527


岡田老兄,把 Otaku 塑造成新時代希望的你,也要來判 Otaku 死刑啦?
也好,洗去動漫迷二十年來的自以為是,讓大家知道,Otaku 根本不曾存在過。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聽過不少人推薦伍迪艾倫,到今天才知道厲害。
誰能夠將謀殺、喜劇、還有紐約人情事故、中年夫妻危機結合得如此天衣無縫?
猛一想好像只有許冠文能差強比擬,但又不及他的優雅。

有人推薦侯導卜洛克,不知道有沒人介紹他去看看伍迪艾倫?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九零年代初,推動週刊少年 Jump 飛衝至週發行量六百三十萬本的三大台柱作品:《七龍珠》、《幽遊白書》、《灌籃高手》,前兩部都是所謂的「格鬥漫畫」。有趣的是,它們原本也都不是格鬥漫畫。

開始時的《七龍珠》,作者鳥山明明顯是想延續前部作品《怪博士與機器娃娃》的成功原則:以獨特且充滿趣味的角色來推動故事。(打造成功的角色,幾乎是獲得商業成功的日本動漫畫不可能缺少的一環。而這也是鳥山明苦心鑽研的強項,看他的漫畫教學,有一半以上的篇幅都是繞著角色打轉。)差別是《怪博士與機器娃娃》是環繞在一個小鎮上,而《七龍珠》則是走遍世界的冒險故事,主角的”武術”這時仍只是冒險必須的防身要件而已。

但是,到了悟空受龜仙人特訓、參加天下一武道大會後,鳥山明敏銳地感覺到一條新的路線正在形成。在接下來的紅領巾軍篇當中,他慢慢地調整了故事的基調。

在此之前,格鬥是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並不嚴肅也沒有什麼法則可言。一直到紅領巾軍前半,都還有搞笑式的、不是招式硬碰硬的對打(如悟空對忍者)出現。而這些格鬥也並沒有真正造成死亡。事實上,至此為止《七龍珠》一直沒有真正的死亡描寫,連紅領巾軍嘍囉被陷阱射成蜂窩,都還會向長官道歉。

最後,悟空與紅領巾軍的布魯將軍一路打進《怪博士與機器娃娃》的舞台企鵝村。悟空得到村民的幫助打退了布魯將軍,而屢次失敗的布魯將軍,終於被殺手桃白白所殺。在此,第一次真正死亡的描寫出現了。《七龍珠》從此進入了有死亡的世界。而為了抵抗死亡與毀滅、使冤死的人能復活,格鬥成為了故事的中心,悟空們開始朝向一級又一級的鍛鍊變強旅程邁進。而那在企鵝村悟空與村民的拜別,竟也像是鳥山明向過去的自我道別一般。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有「藉酒裝瘋」,這部片則是藉華麗的旅館場景、MTV式的魔幻影像(Massive Attack 的"Karmacoma"MTV 就光明正大抄了過去)、虛張聲勢的配樂與表演誇張的男主角(讓人想到金凱瑞)來裝瘋。可惜既然被看出是"裝"的,興致也就減了大半。可惜了這個題材。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其實最初印象不是來自電影,而是台灣當時進的漫畫版(同時期還有忍者龜)。主角不但是由自己所抵抗的商業系統產生,甚至需要這個商業系統的存在來維持自己的生命,這樣受制無力的英雄形象,對我的震撼力遠超過蝙蝠俠或假面騎士。

可惜現在回過頭來看,第一集也實在經不起時代的考驗。第二集改走 kuso 搞笑劇路線,更是讓人大為吐血,演員也演得有氣無力。

這部片與日本動漫畫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它的靈感正是來自六零年代的知名卡通片「8マン」,而他的裝甲設計則奠基於經典特攝片「宇宙刑事ギャバン」。日本動漫特攝片對好萊塢的影響絕非這十年的事,只不過以往是偷偷抄,現在只能承認甚至樂於承認而已。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gd-tangent.tsunami-art.com/

深黯日式漫畫精髓的老美漫畫家 Fred Perry 的網路漫畫

個人公式網站
FC網站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單明快才能天然的樋口的首部長片 其優缺點也非常自然不造作地顯露出來
缺點如無演技指導(找來各大演員撐場 還真是讓他們靠自己撐著 樋口大概只想得到動畫式的誇張表現)
劇情壓縮失當以致說服力不足(改作長篇系列可能有希望
但劇情剪裁也往往是新星導演的共通罩門 同病例可見MIND GAME)
而他的長才:特攝與動作場面一如預期能量滿點 經典橋段/老套樣樣不少
完全能滿足大家的娛樂需求

後來思量 本片乍看熱血一直線 其實在架構上卻有龐大的野心
要將大時代氛圍, 國家動盪, 戰場群體相與個人心境成長齊等並重
不但由小見大 而且最後還有個體抉擇與環境的激盪
這種描寫成功的例子 一下想到的只有鋼彈而已
而這回樋口/福井的挑戰 我給努力獎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講談社的網路動畫資訊雜誌 FRAMES 這五年作過兩次大型的訪談企劃:訪問 GUNDAM 的相關製作者,以及 GAINAX 的成員。前者在2002年已經出書,後者今年七月才出了書,兩者都是相當重要的日本動畫創作史料。

又,為了配合 GAINAX 山賀博之製作日本版配音的韓國動畫《Wonderful Days》上映,山賀與本片導演也有篇對談刊出。

過去的 GUNDAM 創作者訪談可以在Web Archive找到存檔,GAINAX 的在這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的Z鋼彈電影版與種死鋼彈 可以說是富野與BANDAI對峙的結果
基本上鋼彈已經沒有任何新東西了
讓人很想知道 舊作重畫, 舊作新改 究竟可以撐下鋼彈王朝多久?
當鋼彈拍不出新作時 BANDAI會怎麼樣?
(有人統計過鋼彈系列占BANDAI產值多少比例嘛?)
如果BANDAI消失 或者事業大幅減小 日本動畫界會變怎麼樣?
鋼彈系列與BANDAI事業的共生關係 BANDAI商業與日本動畫的緊密連結
都是滿值得探討的東西 也是關心未來的剛彈迷應該去研究的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押井守,日本動畫界最具自覺的導演。他的自覺不是在據情對白中透露的深奧知識,也不只是在對抗商業主義的叛逆精神,而是再於他對「動畫」這個媒體各種層面的反省與積極實驗。對他來說,動畫不是說故事講道理的機器,而是存在獨自邏輯與美學的影音體驗。因此,他對影像表現可能性的關切,遠遠超過故事本身。


押井絕非在動畫之外意圖改良動畫。相反的,他的思考是先回歸動畫的本質。考察整個動畫的源流,押井發現「原本動畫的型態,就是在例如『熊熊親子到河邊,抓了魚回到森林裡』這樣單純的故事中,以"動起來的圖畫"的趣味表現帶給人們感動。」因此,為了進一步探討動畫本身的表現能力,押井決定嘗試將故事結構盡量單純化、盡可能排除戲劇性,並將劇情表達的「寓意」模糊化;另一方面,又要求各環節的製作群要有追求表現的自覺。例如他對原畫家有如此要求:「關於個別的鏡頭、段落和場面,我並不希望原畫師把每張圖都只當成是推進故事的符號而已。每一個鏡頭,我都希望他們能夠把它視為動畫,也就是會動的圖畫來思考:『究竟要表達什麼呢?』我希望他們能夠懷抱著這樣的心情來下筆。比如說一個少女回首的場景,不要為了表現回頭而去畫髮絲的飄搖,而要讓這個飄動本身像是在向觀眾表現什麼一般。粗略言之,就是要將"表現"提升到人類思想的高度。」這些嘗試的結晶,便是他首部完全主導的作品《天使のたまこ》(1985)。這部作品在動漫圈內以劇情意象晦澀難解著稱,但這絕非是押井故作高深,而是在其強烈實驗目標下的附帶效應罷了。

在這些嘗試中,押井開始整理出有別於動畫原本追求"動作趣味"的表現特色。他發覺與其誇張地強調動作,或者精密地將動作的每個細節都畫清楚,不如只在適當的地方表現動作,張力會更強。而對應於動作的節制,他開始發展出獨特的「 layout 」(本意為佈景或佈局,在動畫中是指畫面的結構安排)方法論。這些方法論在《機動警察パトレイバー2 the Movie 》(1993)中最為成熟完整。初次欣賞本作,往往會先被它緩慢的步調與沉鬱的氣氛給嚇到(或者不支睡著)。但仔細去看,會發現它用極少的動作表現出強烈的寫實感,而精心安排過的畫面與劇情層層相映,成為不可分離的一體。

身為一個電影迷出身的動畫家,押井一直十分關注「動畫與真人電影之間,究竟有什麼不同?」在《攻殼機動隊 Ghost In the Shell 》(1995)以前,他一直嘗試提升動畫的寫實感以接近真人電影。但之後他突然注意到若運用數位技術對影片一格格加工的話,真人電影也可以應用動畫的方法論來拍攝。為了證明這點,他在1997年提出融合動畫、CG與真人影像的龐大電影計畫《 G.R.M. 》。後來這個計畫遭到凍結,他只好將這個構想以更小規模另拍新作《Avalon》(2001)。在這部作品中,CG技術不只是用在虛幻場景或動作特效上,甚至被用在演員的表情修整等細微的地方。可以說至此,真人的拍攝部分只是提供一個基本的影像採集,之後所有的編修,都與動畫原理是一樣的。在此同時,好萊塢的電影如《 The Matrix 》(1999)、《 The Lord of the Rings 》(2001)、《 Spider-Man 》(2002)到日本自己的《 CASSHERN 》(2004),都一一證實了他的先見…

押井對「動畫」、「電影」本質的深刻反省與實踐,讓它超越了商業主義的限制,成為日本動畫代表人物之一,受到國內外重視。而他這些對影像的思考與預見,也值得未來從動畫到電影界的創作者們深切思考。

參考資料:

〈アニメスタイル〉押井守訪談(1999)
《すべての映画はアニメになる》(押井守, 2004)


原載於〈逗.貓.棒 同人創作報〉第69期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誰都開始察覺日系動漫文化漸漸在全球散播開來 動漫迷自然竊竊自喜
但作為創作者恐怕不一定能高興 因為在此同時 全球的動漫迷也開始積極地模仿創作
隨便看看網站如deviantART 別說歐美
從澳洲到菲律賓到俄羅斯到波蘭都有人能學日本風學的唯妙唯肖
這表示各地已經開始有人漸漸熟悉日本動漫表現的美學所在
而不再是日本與親日國家的專利
接下來只需等待:

1. 創作者的日趨成熟
2. 行銷通路的形成
3. 語言問題的克服

全球性的日式動漫產業聯結便會形成 到時習於便宜輸入的台灣
絕對會再次放棄本土創作 而且這次很有可能連動漫創作最後一塊浮木: 插畫圈
都一併賠下去 造成自電影, 漫畫以來 第三次本土大眾文化的敗亡

當日本已經在密切注意全球動漫發展的狀況準備臨機應變時
我們切不可目光只有日本 只想走日本的老路 討好日本人的標準
日本的動漫文化強到可以以國內產業的狀況下打開全球的大門
但是打開後 也必是以全球的標準繼續發展下去

相關網頁:

WirePop
專門連載英語日式漫畫的網站
作者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台灣,大陸,馬來西亞,蘇俄.......

Powerpuff Girls Doujinshi
菲律賓人所畫
http://bleedman.deviantart.com/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自從96年《空想科學教室》出版後,在動漫迷之間蔚為風行,各種延伸相關書籍相繼出版。動漫迷們將動漫畫的故事設定放在現實世界的學科下討論,戲謔性地揭發這些經典作品的設定其實是多麼地不合常理。作為動漫迷的社群活動這並無可厚非,但它對創作者的意義,則是揭示了設定在作品中的位置。

很多人在檢討創作時,會首先去找故事設定的不完備或不合理之處。這些設定不一定是科學原理,也有可能是故事架構上的轉折點(他的個性原本是怎樣怎樣,但因為碰到什麼什麼,他就變得這樣這樣....)或伏筆。但是拘泥於建立、修補這些設定,反而容易忽略其他真正讓作品精采的要素:節奏感、畫面的表達效果、故事與主題的切合度、與讀者的共鳴、起伏的搭配/懸疑與放鬆的安排等等等等。如果讀者馬上開始挑設定的毛病時,往往不是設定本身的問題,而是作品本身缺乏吸引力,讀者的注意力被轉移到故事以外的地方去了。好比一般的戲劇表演,就是要用高潮迭起的劇情與精湛的演技抓牢觀眾的視線,而不能讓觀眾的注意力渙散,去挑說舞台上的道具怎麼那麼假,或者這些演員下了舞台根本就不是這麼一回事。故事設定,就像舞台場地與道具一般。

真正上好的娛樂作品,應該是讓人看得目不轉睛,看完之後深受影響,久久不能自己。一直到多年以後,才以會心一笑的諧擬心情,寫下他自己的『空想XX教室』。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知道他是那個畫童夢的大友克洋 你知道他是那個作AKIRA的大友克洋
所以你就知道這部片絕對不只是部不怎麼好看的動畫
而是一個天才sense徹底垮掉的事實

想看的人趕快去戲院看吧 不然看逼踢版
連唯一的聲光效果特長都沒了的話 真不知道這部片還剩啥

wolfen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